端午的粽香还在唇齿留香,六一儿童节的欢快脚步又近了。
在这个充满传统温情与童真期待的时节,与其纠结礼物,不如和孩子一起,翻开一本好书,在亲子共读中遇见不一样的文化风景。
说到端午,绕不开那口软糯的粽子。你知道吗?看似平常的大米,里面可有很多门道呢。
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以稻米为主食。稻米又分粳米和籼米,而黏性较强的稻米又被称为糯米。
籼米适合煮成香喷喷的米饭,粳米适合熬成绵密的白粥,而口感黏滑的糯米产量较少适合做糯米饭。广西各民族喜欢在重要的节日变着花样做出各种糯食,比如五色糯米饭、粽子、糍粑等。
——节选自《探寻多彩的壮族文化》
你看,一颗小小的糯米,在各族人民的巧思下,竟能变幻出如此多彩的模样。而这,仅仅是多彩民族文化画卷中的一角。
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,壮族作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,以勤劳智慧,在漫长岁月里孕育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。不止舌尖的糯香,还有古老神秘的铜鼓文化、流光溢彩的壮锦、依山而建的干栏民居……
想和孩子一起,轻松愉快地走进这幅更广阔、更斑斓的文化图景吗?翻开这部原创立体科普绘本——《探寻多彩的壮族文化》,开启一场“纸上旅行”吧。
这个端午和六一,在粽叶的清香和书页的墨香里,让孩子感受壮族文化的魅力,种下一颗理解、尊重与热爱多元文化的种子。这,或许就是一份能滋养心灵、伴随他们成长的最珍贵的礼物。
祝大小朋友们:端午安康,童心永驻!
端午的粽香还在唇齿留香,六一儿童节的欢快脚步又近了。在这个充满传统温情与童真期待…
...
...